全面認識電腦主板結構之詳解,電腦維修
導讀:電腦維修電腦維修 由于主板是電腦中各種設備的連接載體,而這些設備的各不相同的,而且主板本身也有芯片組,各種I/O控制芯片,擴展插槽,擴展接口,電源插座等元器件,因此制定一個標準汕頭市有學電腦技術的嗎itss知識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由于主板是電腦中各種設備的連接載體,而這些設備的各不相同的,而且主板本身也有芯片組,各種I/O控制芯片,擴展插槽,擴展接口,電源插座等元器件,因此制定一個標準以協調各種設備的關系是必須的。所謂主板結構就是根據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狀,所使用的電源規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標準,所有主板廠商都必須遵循。
主板結構分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以及BTX等結構。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結構,現在已經淘汰;而LPX、NLX、Flex ATX則是ATX的變種,多見于國外的品牌機,國內尚不多見;EATX和WATX則多用于服務器/工作站主板;ATX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主板結構,擴展插槽較多,PCI插槽數量在4-6個,大多數主板都采用此結構;Micro ATX又稱Mini ATX,是ATX結構的簡化版,就是常說的“小板”,擴展插槽較少,PCI插槽數量在3個或3個以下,多用于品牌機并配備小型機箱;而BTX則是英特爾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結構。
ATX結構
由于Baby AT主板市場的不規范和AT主板結構過于陳舊,英特爾在95年1月公布了擴展AT主板結構,即ATX(AT extended)主板標準。這一標準得到世界主要主板廠商支持,目前已經成為最廣泛的工業標準。97年2月推出了ATX2.01版。
ATX結構主板
Baby AT結構標準的首先表現在主板橫向寬度太窄(一般為22cm),使得直接從主板引出接口的空間太小。大大限制了對外接口的數量,這對于功能越來越強、對外接口越來越多的微機來說,是無法克服的缺點。其次,Baby AT主板上CPU和I/0插槽的位置安排不合理。早期的CPU由于性能低、功耗小,散熱的要求不高。而今天的CPU性能高、功耗大,為了使其工作穩定,必須要有良好的散熱裝置,加裝散熱片或風扇,因而大大增加了CPU的高度。在AT結構標準里CPU位于擴展槽的下方,使得很多全長的擴展卡插不上去或插上去后阻礙CPU風扇運轉。內存的位置也不盡合理。早期的計算機內存大小是固定的,對安裝位置無特殊要求。Baby AT主板在結構上按習慣把內存插槽安放在機箱電源的下方,安裝、更換內存條往往要拆下電源或主板,很不方便。內存條散熱條件也不好。此外,由于軟硬盤控制器及軟硬盤支架沒有特定的位置,這造成了軟硬盤線纜過長,增加了電腦內部連線的混亂,降低了電腦的中靠性。甚至由于硬盤線纜過長,使很多高速硬盤的轉速受到影響。ATX主板針對AT和Baby AT主板的缺點做了以下改進:
聲明: 本文由我的SEOUC技術文章主頁發布于:2023-06-29 ,文章全面認識電腦主板結構之詳解,電腦維修主要講述詳解,結構,主板網站建設源碼以及服務器配置搭建相關技術文章。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bifwcx.com/article/it_2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