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電腦固態硬盤的以往與現在,系統技術
導讀:系統技術系統技術 以往我們的電腦和現在的電腦差距是巨大的,開始沒有人叫電腦,而是都叫計算機,到現在都知道計算機就是電腦,固態硬盤一些裝機人員都是比較熟悉,就是一些電腦使用者電腦技術相關的雜志itsskin晶鉆蝸牛霜知識。
以往我們的電腦和現在的電腦差距是巨大的,開始沒有人叫電腦,而是都叫計算機,到現在都知道計算機就是電腦,固態硬盤一些裝機人員都是比較熟悉,就是一些電腦使用者也多少知道一點固態硬盤。多少年以來,我們裝在電腦機箱里面的硬盤都是磚塊形狀的機械硬盤。然而時至今日,硬盤的發展卻明顯落后于其它硬件,逐漸成為電腦性能的瓶頸之一。直到SSD固態硬盤的出現,才讓硬盤真正進入到高速發展的時代。電腦配置
不過身邊很多人對SSD固態硬盤的認識還停留在不穩定、不安全、用久了會慢、超級貴等負面認知上。事實是否就是如此呢?在SSD固態硬盤蓬勃發展的當下,我們也有必要更新下對其的認識了吧。 二十三載:固態硬盤的以往 話說當年IBM公司1956年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塊硬盤,僅有5MB的存儲空間,卻由50多塊24英寸的碟片組成,所占體積在現今人對電腦的理解來看就是不可想象的。但傳統硬盤,也就是機械硬盤的主要物理結構就是從那時確定,并一直沿用至今。
機械硬盤必須有類似老式黑膠留聲機一般的機械結構,磁頭,懸架,轉軸和盤片。因此遺憾的是,由于機械架構的存在,硬盤不能像CPU那樣通過改進制造工藝,在一定的空間內放置更多的晶體管提高性能。經過50多年的風風雨雨,目前硬盤的主軸轉速基本沒有太大的提高空間了,主流的7200RPM也不知道多久沒有提高了。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StorageTek公司(現在的Sun 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態硬盤驅動器。早期固態硬盤的缺陷如價格昂貴、性能不穩定,以及當時高性能市場需求尚未崛起,致使它來去匆匆無網站建設聲無息。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盤出現于1989年,不過由于其價格過于高昂因此在當時只限應用于非常特別的市場比如醫療、工作以及軍用市場。實際上雖然當時其1M大小的閃存換算下來的價格已經達到了3500美元,但是其性能卻要遠低于當時的普通硬盤產品,不過憑借其獨有的特性卻使得閃存硬盤在軍用、航空以及醫療領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自從07年七月IBM在其刀片式服務器上部署 SanDisk SSD,固態硬盤再一次走進人們的視線。
聲明: 本文由我的SEOUC技術文章主頁發布于:2023-06-30 ,文章認識電腦固態硬盤的以往與現在,系統技術主要講述固態,以往,系統技術網站建設源碼以及服務器配置搭建相關技術文章。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bifwcx.com/article/it_2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