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干什么?瀏覽、收集、分享和創造以及聯系
導讀:建站文章建站文章 上網干什么?通常有以下幾種回答:1,看新聞,看電影和下載歌曲;2,查資料;3,寫Blog,上傳相片和整理圖片;4,聊天,泡論壇;5,在線K歌和玩游戲……內容我企業網站建設網站建設教程。
上網干什么?通常有以下幾種回答:1,看新聞,看電影和下載歌曲;2,查資料;3,寫Blog,上傳相片和整理圖片;4,聊天,泡論壇;5,在線K歌和玩游戲……內容我想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那么隱藏在這些用戶活動和行為背后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呢? 用四個詞語概括,我認為,是瀏覽、收集、分享和創造以及聯系。它們可以看作是互連網用戶建設網站需求的四個階段。
瀏覽:絕大多數用戶的活動開始于這一階段。特別是對于剛接觸互連網(或者說剛學會上網)的人來說,他們對信息只是被動地接收,上網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說就和看電視一樣,點一個連接看一個網頁,甚至點到哪里算哪里,打開了N個窗口都不知道關閉。他們與計算機網頁之間的交互僅僅是單擊鏈接,然后閱讀它們。此時,用戶只是被動的獲取信息。
收集: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用戶開始對互連網產生興趣,他們不但需要閱讀而且希望將它們收藏起來,于是他們主動去探索如何使用系統中的一些功能以幫助他們達成這一目標,并且他們愿意去學習如何操作。搜索和聚合信息是用戶在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
分享和創造:得到了信息,用戶自然希望將它表達出來。表達的手段有兩種,一種是分享,而另一種則是創造。一般用戶直接分享他的發現,比如轉載和鏈接他人的文章;善于思考和總結的用戶則附加自己的觀點,通過Blog的形式表達出來;而那些具有創造力的用戶,則在思考和總結之后,形成新的觀高端網站建設點和計劃,以自己的語言表述并分享、傳達給他人。
聯系:聯系其實是對上述模式的整合。當用戶表達、分享完信息之后,他自然需要看到其他人的回應,回應的方式可以是營銷型網站建設瀏覽、收集,同樣也可以是分享和創造,比如一篇文章被點擊/瀏覽的次數,被收藏的次數,被引用的次數,被評論的次數等等,這實際上就構成了一個多層次的循環,一個用戶分享的結束正是另一個用戶瀏覽和收集的開始,所有有關用戶回答問題、參與對話(如聊天)和活動的行為都可以歸結為聯系。
相關企業網站建設網站建設教程。關鍵詞標簽: web2.0
聲明: 本文由我的SEOUC技術文章主頁發布于:2023-05-29 ,文章上網干什么?瀏覽、收集、分享和創造以及聯系主要講述web2.0網站建設源碼以及服務器配置搭建相關技術文章。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bifwcx.com/article/web_12449.html